太极殿参议后的第五日,颜惜夕站在翰林院值房的窗前,望着院中那株已经开始凋谢的海棠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鎏金腰牌。

    整整五日,女帝再未召见。

    值房外传来脚步声,惜夕迅速转身,却见是捧着茶水的杂役小厮,眼中的光彩又黯淡下去。

    “大人,您的茶。“小厮恭敬地将茶盏放在案几上,眼神却闪烁不定。

    惜夕敏锐地察觉到异样:“今日翰林院可有要事?“

    小厮支吾着:“回大人,听说...听说谢司言一早被召入宫中...“

    话音未落,院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。惜夕心头一跳,快步走到门前,只见一队禁军簇拥着一名紫袍女官大步而来。

    “颜惜夕接旨!“

    惜夕慌忙整理衣冠,跪伏在地。紫袍女官展开黄绢,声音清冷: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:翰林待诏颜惜夕,才学出众,特授滦县县令,即日赴任。滦县乃白玉城辖下要地,望卿勤政爱民,不负朕望。钦此。“

    惜夕猛地抬头,难以置信地望着圣旨。滦县?那是哪里?

    “颜县令,接旨吧。“紫袍女官将圣旨递到她面前,眼中闪过一丝怜悯。

    惜夕机械地接过圣旨,喉咙发紧:“下官斗胆,敢问滦县在...“

    “京师往北三百里,白河之畔。“女官淡淡道,“颜县令年轻有为,陛下对您寄予厚望。“

    惜夕听出了弦外之音——这是明升暗降。翰林待诏虽只是从七品,却是天子近臣;县令虽是正七品,却是外放地方。更何况,她从未听说过什么滦县。

    女官递上一份舆图:“这是滦县地理图册,陛下亲赐。“又压低声音,“临行前,谢司言托我带句话——'纸上得来终觉浅'。“

    惜夕心头一震,顿时明白了女帝的用意。她的那些改革方略太过超前,女帝需要验证她是否有真才实学,而非只会纸上谈兵。

    “下官...领旨谢恩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