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江盐兵大营,陈朝这两天什么都没有做,就当叶孝嗣刺杀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。

    叶孝嗣也并没有来找他,虽然第六局在镇江传来的消息是,叶孝嗣有过排查全城的动作。

    “将军,咱们的人来了”。

    有亲兵去了大帐汇报道。

    “哦,终于来了,快去让人准备好衣服,把手榴弹等东西放好,我这就把人全都插到各个队伍里面去”。

    这蟠龙山上的可是老人了,不仅思想上没问题,忠诚度基本是满的。而且战力上更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把这些人安排到盐兵里面,当政委或者是队长,再次一些的当普通兵士都是没有问题的。

    不仅能增加思想建设还能带动军队战力增长。

    陈朝忙的热火朝天,林如海也来开始给陈朝写信。

    镇江城的种种事情在林如海看来是非常凶险有必要快速处理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叶孝嗣本人,这人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,这人可是大庆30年状元。

    年仅27岁就是状元,当真是风头无两,当初响当当的一个人物,但可惜运气不好,考上状元父亲死了,守孝结束后母亲死了,一拖再拖,六年时间就白白浪费。

    官场上的事情是一步慢,步步慢,在翰林院筹措了几年没有结果,好在他被当时的太子启用,在东宫待了几年后就被下放到地方试炼。

    在地方上干的不错,后被太子调往扬州准备过几年让他接管扬州,这叶孝嗣,正是平步青云的时候,结果太子没两年的时间死了,景隆帝继位。

    景隆帝为了表示他是一个好人,表示不会清算无罪之臣,然后就杀了一批死忠,后来又用人直接把明面上的太子党全罢黜。

    很多人都是纷纷转投太上皇跟王年生以求自保,其中叶孝嗣就是投靠了王年生,从扬州退下来,被调往了镇江。

    这人是状元,又被太子倚重为心腹,智力上,能力上自然是没的说,镇江被他整合的政通人和,要不是运气不好太子死了,过上二三十年,迟早要入阁的。

    林如海把他知道的都写给了陈朝,并让他小心这人的布局,要是有人要杀他,可以把人保护下来,这人虽然不能拉拢,但知道的秘密太多,非常有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