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墨翟量天(2/6)
他是慕周鸣“以数格物”之名,自宋地千里迢迢而来求学的学子。此刻,他闻声立刻从工具堆中捧出一件器物。
这“平水仪”是周鸣指导下的旧物:一根长约一丈的粗壮直木为基座,两端各垂直固定一根三尺高的立柱。立柱顶端架着一根细长的横梁。
横梁中央悬挂一根丝线,丝线下端系着一个沉重的青铜圆锥锤(铅锤)。
使用时,需将基座置于待测两点间,调整基座水平(目测),使铅锤垂线与横梁中央刻痕对齐,则两点大致等高。
此法粗糙,全凭肉眼,在长距离、微坡度测量中误差极大,正是此次争端的根源——斗氏咬定下游地势更低,理应少分水;仓老等则坚称斗氏封地偏高,不应多占。
墨翟将平水仪架设在渠岸一处。他动作麻利,眼神锐利地扫过横梁与铅锤线。然而,当他试图对齐刻痕时,眉头却紧紧锁起。
阳光刺眼,铅锤线在热浪蒸腾的空气里微微晃动,与横梁刻痕的对齐模糊不清。他反复调整基座下的垫石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“先生,目力难及,热浪扰线,偏差甚大!”墨翟的声音带着一丝焦灼。
斗成然见状,更是冷笑连连:“哼!装神弄鬼!凭这破玩意儿,就想定夺?笑话!”
周鸣走到仪器旁,目光扫过摇晃的铅锤线和模糊的刻痕,又望向远方曲折延伸的渠道和两岸起伏的田地。他沉默片刻,对墨翟道:“此器之弊,在于‘目测’二字。
眼为心障,气扰线摇,故难精准。当以器代目,以线定量。”
他拾起一根树枝,在泥地上迅速勾画:
“其一:以管窥天,隔绝尘扰。”他画出一个两端开口的竹管。“取韧性佳之竹,打通关节,内壁打磨光滑。固定于此横梁之上,管轴对准中央刻痕。
观测时,眼贴管口,透过竹管,专视铅锤垂线。管壁隔绝旁光与气流扰动,垂线清晰如柱!”
“其二:悬角定坡,量化高差。”树枝在铅锤线旁画出一个角度。“不再苛求垂线与刻痕绝对对齐。刻此横梁为‘度盘’,标刻角度。
铅锤静止时,垂线与横梁刻痕间必有夹角(θ)。此夹角之正切值(tanθ),即为两点间坡度(高差/水平距离)!坡度既定,水流分配之‘数’,岂非昭然?”
墨翟的眼睛骤然亮起!如同黑夜中点燃的火把!他死死盯着泥地上的草图,又看看那简陋的平水仪,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明悟席卷全身!隔绝干扰的竹管,化模糊对齐为精确角度测量!
将虚无缥缈的“高低感觉”,转化为冰冷的、可计算的坡度数值!这不仅是工具的改良,更是测量思想的一次飞跃!
这“平水仪”是周鸣指导下的旧物:一根长约一丈的粗壮直木为基座,两端各垂直固定一根三尺高的立柱。立柱顶端架着一根细长的横梁。
横梁中央悬挂一根丝线,丝线下端系着一个沉重的青铜圆锥锤(铅锤)。
使用时,需将基座置于待测两点间,调整基座水平(目测),使铅锤垂线与横梁中央刻痕对齐,则两点大致等高。
此法粗糙,全凭肉眼,在长距离、微坡度测量中误差极大,正是此次争端的根源——斗氏咬定下游地势更低,理应少分水;仓老等则坚称斗氏封地偏高,不应多占。
墨翟将平水仪架设在渠岸一处。他动作麻利,眼神锐利地扫过横梁与铅锤线。然而,当他试图对齐刻痕时,眉头却紧紧锁起。
阳光刺眼,铅锤线在热浪蒸腾的空气里微微晃动,与横梁刻痕的对齐模糊不清。他反复调整基座下的垫石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“先生,目力难及,热浪扰线,偏差甚大!”墨翟的声音带着一丝焦灼。
斗成然见状,更是冷笑连连:“哼!装神弄鬼!凭这破玩意儿,就想定夺?笑话!”
周鸣走到仪器旁,目光扫过摇晃的铅锤线和模糊的刻痕,又望向远方曲折延伸的渠道和两岸起伏的田地。他沉默片刻,对墨翟道:“此器之弊,在于‘目测’二字。
眼为心障,气扰线摇,故难精准。当以器代目,以线定量。”
他拾起一根树枝,在泥地上迅速勾画:
“其一:以管窥天,隔绝尘扰。”他画出一个两端开口的竹管。“取韧性佳之竹,打通关节,内壁打磨光滑。固定于此横梁之上,管轴对准中央刻痕。
观测时,眼贴管口,透过竹管,专视铅锤垂线。管壁隔绝旁光与气流扰动,垂线清晰如柱!”
“其二:悬角定坡,量化高差。”树枝在铅锤线旁画出一个角度。“不再苛求垂线与刻痕绝对对齐。刻此横梁为‘度盘’,标刻角度。
铅锤静止时,垂线与横梁刻痕间必有夹角(θ)。此夹角之正切值(tanθ),即为两点间坡度(高差/水平距离)!坡度既定,水流分配之‘数’,岂非昭然?”
墨翟的眼睛骤然亮起!如同黑夜中点燃的火把!他死死盯着泥地上的草图,又看看那简陋的平水仪,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明悟席卷全身!隔绝干扰的竹管,化模糊对齐为精确角度测量!
将虚无缥缈的“高低感觉”,转化为冰冷的、可计算的坡度数值!这不仅是工具的改良,更是测量思想的一次飞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