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汉家的小说,和后世通俗意义上的小说读物,其实并不是同一个东西。

    ——准确的说,这个时代的‘小说家言’,其实就是后世人认知中的野史。

    既然是史,那就算再野——甚至是再屎,也至少要遵循基本的客观事实。

    而这,又使得这个时代的小说,几乎可以和‘小道消息’直接画等号。

    近些时日,长安传出了一则关于始皇嬴政,以及其母赵太后的小道消息。

    于是,朝堂内外,便当即被一阵诡异的氛围所充斥。

    “陛下未冠而立,年虽及冠,却尚未行加冠礼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按大行皇帝的安排,来年开春,便是陛下加冠大婚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关头,坊间传起秦赵太后的秘闻……”

    “尤其还是关于秦王政年及冠后,久久未能加冠亲政的秘闻……”

    大行天子启六年,秋九月十三。

    满朝公侯贵戚、百官公卿,齐聚于未央宫外,静静等候着宫门开启。

    今日,是大行皇帝驾崩后的第七日,用后世人常用的话来说,便是大行天子启的头七。

    而用这个时代的话来说,今日,是为大行天子启盖棺定论,并让大行皇帝入土为安的日子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今日朝议,也将是刘荣即位之后,最为关键的一场朝议。

    这场朝议,将成为大行天子启一朝,与新君刘荣这一朝的分水岭。

    ——大行天子启一朝的国策,沿用多少、摒弃多少,又有多少需要调整;

    朝中重臣,留用多少、罢黜多少,又有多少人需要换個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