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实上,儒家学说传承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,学派内部也不可避免的开始产生不同的观点,或者说是分歧。

    ——以鲁儒为代表的极端保守派认为,祖师孔夫子做过的每一件事、说过的每一句话,都是需要严格遵守、极力效仿的金科玉律!

    儒家子弟不单要遵守、效仿,而且还得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为之自豪。

    非但儒生们自己不能质疑,当有外人,即非儒家子弟者质疑这一切的时候,还要站出来维护孔圣,为先贤正名。

    正所谓:物极必反。

    任何事做到极致,往往都会因为沾上‘极端’二字而变了味道。

    故而,在鲁儒为代表的极端保守派,与秦亡汉兴之际愈发强势,在儒家内部掌握的话语权越来越重的同时,‘异端’也开始随之显现。

    最开始,是以叔孙通为代表的‘新儒’,主张‘与时变化’。

    在叔孙通这一派的儒生看来,世间万物,其实都是在不断变化的。

    社会在进步,文明在发展,自然,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,而不是故步自封。

    对于鲁儒一派的极端保守主义,叔孙通坚决秉持批判态度,并以身作则,为天下儒生上演了一出‘如何发展出适合刘汉天下的新儒家’的好戏。

    只可惜,叔孙通人微言轻,势单力薄;

    叔孙通在时,有太祖高皇帝刘邦在背后撑腰,以叔孙通为代表的‘新儒’一派,也曾一度在儒家内部,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    ——有奶便是娘嘛!

    人家天子刘邦,见着鲁儒就气不打一处来,又是把人踹臭水沟里,又是在人帽子里撒尿,还动不动来一句‘高阳酒徒’之类的阴阳怪气磕碜人。

    遍观天下,也就叔孙通那个异类,能以儒生的身份事侍天子左右。

    正所谓:学得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。

    为了个人、学派,乃至于国家、民族的未来,儒家各派即便再怎么不齿于叔孙通毫无原则、毫无底线的学术改造,也还是在不同程度上,为叔孙通这颗汉室权利决策层中心的儒家独苗,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尊重。